近日,关于微信是否将推出“已读”功能的讨论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对此,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于2024年4月9日再次明确表示,微信从一开始就坚定地不提供“已读”功能,未来也不会改变这一立场。
张军指出,微信团队早在2018年和2023年就曾多次讨论过“已读”功能的引入问题,但最终认为该功能会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因此,微信坚持不提供“已读”功能,以保护用户的社交体验和隐私权。这一立场在多个场合得到了重申,包括微博、微信公开课等平台。
从用户反馈来看,超过八成的网友对“已读”功能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一功能可能暴露个人阅读状态,从而引发社交焦虑。例如,有网友担忧,如果对方知道消息已被读取,会感到压力,甚至可能影响双方的沟通氛围。此外,部分用户还担心,这一功能可能被滥用,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
与此同时,张军还强调了微信的产品理念,即注重用户体验而非效率需求。他指出,微信作为一款熟人社交平台,更注重隐私保护和用户选择权。例如,企业微信的“回执”功能虽然类似,但其适用场景与微信完全不同,因此并不适用于微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用户对“已读”功能表示期待,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微信的这一决定是合理的。例如,有用户表示,微信的“已读”功能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社交默契,甚至带来“冷暴力”的风险。因此,他们更愿意保留现有的沟通方式,避免因功能设计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腾讯官方也多次澄清,目前微信暂无计划推出“已读”功能。张军还晒出了2023年7月的微博截图,证明此前的讨论和回应并非“无中生有”。他进一步表示,微信的团队始终关注用户反馈,未来会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功能,但不会牺牲用户体验和隐私安全。
此次“已读”功能争议再次引发公众关注,也反映出用户对于社交软件隐私保护的强烈需求。腾讯通过坚持不提供“已读”功能,展现了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同时也为其他社交软件提供了参考。未来,微信是否会推出新的功能来满足用户需求,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