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实现显著增长,截至6月30日,其持股市值较一季度末增加508.85亿元,达到2.29万亿元,持股数量达1235.11亿股,较一季度末增持37亿股。这一数据由沪深交易所7月7日发布的陆股通持股报告进一步佐证,显示二季度北向资金净买入548亿元,持股总市值较一季度末增长500亿元。
从调仓路径来看,北向资金在二季度的增持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数据显示,其加仓重点集中在半导体、化学制药等高成长性板块,以及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受益于科技升级的领域。例如,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大幅加仓芯片产业链个股,如富创精密、源杰科技等,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显著提升。此外,北向资金对白酒股的减持与对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的增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外资对行业景气度的差异化判断。
在具体个股层面,北向资金的持仓结构以核心资产龙头为主。截至二季度末,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标的仍为其重仓股,其中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的持仓市值在三季度进一步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行业如酿酒和银行板块的持仓占比仍居前列,但北向资金对新兴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例如对半导体设备商北方华创的增持。
这一增持潮对A股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的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其成交额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例达14%,显示出外资对A股市场的深度参与。此外,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释放,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增强,预计未来将延续增配中国权益类资产的趋势。
展望未来,北向资金的持仓动向可能继续受到多重因素驱动。一方面,全球资金再配置和产业资本入场将推动A股市场慢涨行情;另一方面,随着AI、算力等技术概念的发酵,半导体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空间。然而,需警惕市场波动风险,例如北向资金在三季度曾因市场调整出现阶段性减持,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外资动向,避免盲目追涨。
北向资金二季度的增持行为不仅反映了外资对A股市场的信心,也揭示了其对高成长性行业的布局逻辑。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外资有望继续通过增持核心资产和新兴领域,推动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