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主页>财经资讯>股市>今日关注>
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了吗?今年补税通知密集,境外收入征税法律层面并不“突然”
2025-07-05 08:29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自2025年3月以来,中国内地居民投资港股和美股的个人频繁收到税务部门的补税通知,要求自查并申报境内外所得。部分纳税人已按20%的税率完成跨境投资收入的个税缴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投资者开始担忧是否真的要为境外投资收益缴纳高额税款。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对全球征税的制度早已存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居民个人的应税所得包括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因此,境外投资收益并非“突然”被征税,而是长期以来的法律义务。

  今年补税通知的密集度和覆盖面显著扩大,形式包括短信、电话等。多数纳税人被追溯至2022年至2024年的境外所得及纳税情况。例如,北京的许先生在2023年6月中旬接到税务部门电话,要求其申报2023年的境外收入,并前往线下“约谈”。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涉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税务部门的行动与多项政策背景密切相关。一方面,年度汇算清缴期窗口的开启,促使税务机关集中开展“五步工作法”(提示→整改→约谈→稽查→曝光),对未申报者进行追缴。另一方面,中国反避税政策的加强和资本外流管控的强化,也促使税务机关加大了对境外收入的监管力度。此外,技术手段的进步,如AEOI标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的实施,使得税务机关能够更有效地获取境外投资信息。

  AEOI标准自2018年起在中国实施,要求金融机构上报外国税收居民账户信息给本国税务主管机构,从而实现与中国税务机关的信息交换。这一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中国居民的境外投资信息更加透明。例如,富途证券和老虎证券等券商均表示,他们一直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相关信息上报,但近期因收到当地税务部门通知前来咨询的中国内地用户有所增多。

  多地税务部门也加强了对境外收入申报纳税的规范引导。例如,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地税务部门在2025年3月密集发文,宣布“依法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纳税人开展风险应对”,并提示居民个人应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申报纳税。浙江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一名纳税人存在境外所得未申报的问题,并通过“五步工作法”督促其整改,最终该纳税人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12.72万元。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趋势意味着未来境外投资收益的税务合规将成为常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境外投资的盈亏原则上可以按年度抵扣,但具体适用情况会受到投资收益性质、所得来源地税收规则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税款一般需换算成人民币后缴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对境外投资收益的征税政策一直存在,但近年来由于交易数据在境外,许多投资者选择性忽视,形成了灰色地带。然而,随着AEOI标准的实施和税务机关的加强监管,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例如,有客户在股票交易中实际上并未获得投资收益,但税务部门仍要求其自查并补缴税款。

  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应更加关注如何合法享受税收优惠,例如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双边税收协议、优化境外投资渠道(如通过港股通等税收更友好的方式)等。此外,投资者应尽量完善境外资金的合规动作,以避免因未申报而被追缴税款。

  炒港美股是否要交20%个税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税务机关在全球征税背景下,对跨境投资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尽管这一政策并非“突然”,但其执行力度和覆盖面的扩大,确实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税务合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