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报道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纵横>国内报道>
中国停止进口美液化天然气已超70天,能源供应链多元化战略显现成效
2025-04-19 09:03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的关税,此举标志着中美能源贸易关系进入新的阶段。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国已连续超过70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这是五年来最长的间隔记录。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紧张局势,也展现了中国在能源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战略调整成效。

  根据多方报道,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原因是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自特朗普政府时期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能源领域成为双方博弈的重要战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之一,此前长期依赖美国供应,但随着双方矛盾加剧,中国开始寻求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液化天然气总进口量达到7132万吨,而美国的出口量为8690万吨,两国分别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然而,自2月10日以来,中国并未再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从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其他亚太地区的采购力度。例如,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公司与中国华润燃气签署了一份为期15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每年向中国供应约60万吨液化天然气。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决定对美国天然气产业造成了显著冲击。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以弥补失去的订单。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能源安全。例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已于去年底全线贯通,每年可稳定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足以满足国内部分城市家庭的用气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举并非单纯出于经济考量,而是基于战略层面的深远布局。一方面,通过减少对单一国家能源供应的依赖,中国有效降低了外部风险;另一方面,这一行动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在能源领域拥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并愿意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尽管中美之间的能源博弈仍在持续,但中国在能源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未来,随着更多替代供应商的加入以及国内能源生产能力的提升,中国有望进一步减少对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依赖。与此同时,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若无法找到新的买家,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和经济损失。

  此次中美液化天然气贸易中断事件再次凸显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战略举措,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而对于美国而言,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重新定位其液化天然气出口战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