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公安交管部门针对外卖、快递骑手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交通安全码”,以“绿、黄、红”三色作为骑手的交通安全等级标识,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骑手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城市道路的有序运行。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上海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前瞻性思维,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交通安全码”系统将全市快递外卖骑手、车辆的相关交通违法、事故等数据全部接入平台进行实时监管,数据每日更新。对于多次违法未处理、未绑定使用专用电子号牌的骑手,系统将自动判定为“红码”,平台企业将立即禁止其线上接单。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增强了骑手的法律意识,也促使平台企业更加重视骑手的安全管理。
上海推出“交通安全码”的背景,是近年来外卖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外卖骑手为了赶时间,常常出现超速、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威胁到骑手自身的安全,也对其他交通参与者构成了潜在威胁。据统计,上海交管部门自今年4月试点“交通安全码”以来,已累计查处站点203家次、企业13家次,显示出这一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
“交通安全码”不仅是对骑手行为的约束,更是对整个外卖行业安全治理的推动。通过“绿码”骑手才能接单的机制,上海希望引导骑手在送餐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避免因赶时间而忽视交通规则。同时,这一措施也促使平台企业加强骑手培训和安全管理,形成“企业监管+平台约束+骑手自律”的多层次治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安全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上海近年来在非机动车交通管理方面的多项举措相辅相成。例如,上海公安交管部门还建立了“快递外卖行业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对非机动车的监管体系。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从社会反响来看,“交通安全码”也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这一措施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城市整体交通安全水平;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骑手的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在“红码”状态下无法接单的情况下,骑手的生计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如何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兼顾骑手的合理权益,是未来政策制定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骑手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不仅是交通风险,还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许多骑手每天工作时间长达8小时以上,且收入不稳定,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例如,有骑手表示,自己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下午十二点,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感到非常疲惫,甚至多次差点被撞或撞到别人。因此,在推行“交通安全码”的同时,也应关注骑手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交通安全码”作为上海在城市交通治理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不仅为外卖骑手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也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更多城市加入这一治理模式,相信“交通安全码”将成为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工具,为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