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榕江县因连续两次洪水侵袭,城区内道路被淹,大量车辆被水淹没,成为“泡水车”。随着道路逐渐恢复通行,一场关于“泡水车”的收购热潮悄然上演。来自湖南、黑龙江等地的二手车商纷纷涌入榕江,试图以低价收购这些车辆,转手卖出以牟利。然而,这一行为却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表达对外地车商的不满情绪。
据媒体报道,一位来自湖南的二手车商表示,他已经在榕江停留了近十天,期间收购了十几辆泡水车,并通过自己的渠道迅速转卖。他透露,最便宜的车辆以3000元的价格售出,而最贵的则达到了10万元。他解释称,榕江的生意并不好做,虽然满街都是泡水车,但车主并不愿意出售,因此他打算在几天后离开。
与此同时,黑龙江的二手车商也闻风而至,他们同样在榕江收购了多辆泡水车,并开始叫价出售。然而,这些行为并未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有居民表示,他们并不愿意将车辆卖给外地人,尤其是那些“趁火打劫”的车商。他们认为,这些车辆本应由本地人处理,而不是被外地商人低价收购。
尽管如此,二手车商们依然坚持认为,他们并非“趁火打劫”,而是因为这些车辆如果不被收购,就只能报废。一位车商表示,如果不卖,这些车辆只能被拆解,无法再使用。因此,他选择将这些车辆收购后,通过修复和翻新,使其重新进入市场。
然而,这一说法也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质疑,这些车辆是否真的可以修复,还是只是被当作“废品”出售。此外,还有人担心,这些车辆可能会流入市场,成为“泡水车”,给消费者带来隐患。
事实上,类似的“泡水车”收购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后,就有大量二手车商涌入当地,批量收购“泡水车”,并将其转手卖出。当时,有二手车评估师表示,涉水车属于特殊事故车,保险公司完成理赔后,车辆归保险公司所有,最终可能被拍卖或拆解成零件销售。
而在2025年6月,广东怀集县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洪水过后,大量泡水车被收购,但部分车辆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已经损坏,无法修复。有二手车博主紧急发帖警示,未来半年内,购车时一定要查维保记录,避免踩“水泡车”的坑。
回到榕江,尽管二手车商们声称自己并非“趁火打劫”,但他们的行为依然引发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一位居民表示,他们并不希望这些车辆被外地人低价收购,而是希望由本地人处理。他担心,如果这些车辆被外地人收购后,可能会被当作“精品二手车”出售,给消费者带来风险。
此外,也有居民表示,他们并不愿意将车辆卖给外地人,尤其是那些“不讲诚信”的车商。他们认为,这些车辆本应由本地人处理,而不是被外地商人低价收购。他们希望政府能够介入,规范这一市场行为,确保车辆的合法流通。
尽管如此,二手车商们依然坚持认为,他们并非“趁火打劫”,而是因为这些车辆无法使用,只能选择报废处理。一位车商表示,如果不卖,这些车辆只能被拆解,无法再使用。因此,他选择将这些车辆收购后,通过修复和翻新,使其重新进入市场。
然而,这一说法也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质疑,这些车辆是否真的可以修复,还是只是被当作“废品”出售。此外,还有人担心,这些车辆可能会流入市场,成为“泡水车”,给消费者带来隐患。
总的来说,榕江的“泡水车”收购事件,不仅是一场商业行为,更是一场关于诚信、责任和市场规范的讨论。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合理处理这些“泡水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