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全国各地掀起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通过互动体验、研学旅行和文化实践,让青少年和公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暑期推出“遇见非遗”系列活动,古琴、扎染、皮影戏等7项非遗项目以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习扎染技艺,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与智慧。
与此同时,泉州非遗研学之旅成为暑期热门选择。通过参观泉州非遗馆、体验南少林文化、学习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青少年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魅力。
在其他地区,沉浸式体验非遗活动也蓬勃开展。例如,南宁青秀山的打铁花表演、廖家村镇的非遗传承培训、通达社区的木雕艺术体验等,均通过互动实践让公众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增强文化认同感。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可触可感的文化活态。
未来,随着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推广,非遗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