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主页>娱乐影音>媒体评论>
观众“烦”了的其实不是雷佳音,而是影视创作的套路化陷阱
2025-07-04 08:43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在国产影视圈中,雷佳音的名字几乎成了“稳赚不赔”的代名词。无论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孟烦了,还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易烊千玺,他都能凭借扎实的演技和观众缘,成为观众心中的“定海神针”。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某些角色和演员产生“审美疲劳”,甚至直言“烦了”。但令人深思的是,观众“烦”了的,其实并不是演员本人,而是影视创作中日益严重的套路化与人物形象固化问题。

  《我的团长我的团》作为一部经典的抗战剧,凭借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其中,孟烦了这一角色由雷佳音饰演,他将一个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挣扎与成长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类似题材的不断涌现,观众对“英雄式”角色的期待逐渐被“雷佳音式”的表演所取代。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创作者对“安全牌”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市场反馈的盲目迎合。

  事实上,观众“烦”了的,是那些千篇一律的角色设定和剧情套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的内心独白、对战争的反思、对未来的信念,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而如今,许多影视作品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商业利益,往往选择“雷佳音式”的角色——即那些看似“稳重”、“有魅力”的人物,却缺乏真实的情感和深度。这种创作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不错的反响,但长期来看,只会让观众失去对影视作品的兴趣和期待。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套路化”创作已经渗透到影视行业的方方面面。从演员的选择到剧本的编写,从角色的塑造到情节的安排,都呈现出一种“雷佳音式”的模式。观众“烦”了的,正是这种缺乏创意和创新的创作方式。当观众对“雷佳音式”的角色和表演产生厌倦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表达对影视创作缺乏诚意和想象力的不满。

  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这个让影视创作被套路化、人物形象被固化的行业闭环。创作者需要有艺术上的创意和野心,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上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心,而不是让他们“烦”了。否则,观众终有一天会有其他的选择,而不仅仅是“雷佳音式”的表演。

  观众“烦”了的,不是雷佳音,而是影视创作的套路化与人物形象的固化。只有打破这种“雷佳音式”的创作模式,才能真正让观众重新爱上影视作品,而不是陷入“审美疲劳”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