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IT

主页>科技频道>IT业界>国际IT>
黄仁勋:AI已能理解生物学语言,“数字生物”引领下一场科技革命
2025-07-18 08:14 来源:中网资讯科技

  在2025年7月17日的北京链博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了关于AI与生物学交汇的最新观点,称AI已能理解生物学语言,预示着“数字生物”将成为下一场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生物学从一门科学向一门工程学的转变,也预示着科学领域将迎来指数级增长的机遇。

  黄仁勋指出,AI之所以能够模仿并理解人类语言,是因为语言是人类创造的,而生物学则是自然界中复杂规律的体现。要让AI真正理解生物学,必须掌握人体代谢、细胞功能等自然机制。基于这些理解,AI可以被训练以生物学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在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次会议上,黄仁勋还透露了英伟达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布局。英伟达正与诺和诺德等企业合作,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并开发医院AI护理助手,创建实时3D数字孪生技术,用于远程监测患者状态。此外,富士康也基于英伟达平台开发了AI医疗大模型CoroSegmentater,帮助实现心脏3D可视化,以及模拟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的影响。

  黄仁勋强调,医学的未来在于AI与生物学的深度融合。他相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医疗将成为主流,新一代诊疗中心和生物医学创新也将随之兴起。英伟达正在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以改变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路径。

  在更广泛的科技领域,黄仁勋也表达了对AI未来发展的信心。他指出,AI已经从图形处理芯片的领域扩展到生命科学、数据中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例如,英伟达的CUDA平台在过去30年间积累了大量领域特定语言(DSL)和专用库,通过AI加速计算来辅助药物发现。

  黄仁勋还提到,AI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推理和Agentic AI的需求正在推动计算量的激增。他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将达到一万亿元,而未来有工厂的企业将拥有两个工厂:一个用于生产实际产品,另一个是AI工厂。

  在AI与生命科学的交汇点上,黄仁勋认为,编程可能不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技能,因为AI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编程成为通用语言。他鼓励年轻人学习生物学,因为AI已经大幅降低了编程技术障碍,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黄仁勋还提到,英伟达正在将AI雄心扩展到云端,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他表示,生成式AI的多功能性和能力引发了全球企业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战略的紧迫感。

  黄仁勋的讲话不仅展现了英伟达在AI与生物学交叉领域的雄心,也预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方向。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人类探索未知、改造世界的重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