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和远程操控功能成为诈骗分子的新目标。据多起案件显示,一些看似“官方”的手机应用,如“银联会议”和“抖音会议”,实则暗藏木马程序,能够远程操控用户手机,盗取银行账户信息,甚至直接转移存款。这些高风险软件不仅危害普通用户,也对中老年人等群体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搜狐报道,公安机关已明确指出“银联会议”和“抖音会议”为高风险诈骗软件。这些应用通常以“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为由,诱导用户下载并授权访问手机权限。一旦用户点击确认,手机屏幕便会黑屏,骗子在后台迅速操作银行App,输入密码、验证码,甚至直接进行转账操作。短短几分钟内,数万元存款便可能被洗劫一空。
在南京,一位做生意的小老板吴先生就遭遇了类似的“科技劫案”。他被骗子以“账户涉嫌洗钱”为由,诱导下载了名为“支言汇通宝”的木马软件。该软件同样具备远程操控功能,骗子通过它获取了他的身份信息,并将他的保单用于抵押贷款,短短时间内就转移了10多万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新型诈骗手段已经升级到“精准围猎”阶段。骗子不再只是简单地撒网式诈骗,而是利用用户对“征信污点”“资金安全”“法律风险”的恐惧心理,步步紧逼,让受害者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例如,一些木马程序会伪装成“安全助手”,具备屏幕共享、短信拦截和支付劫持功能,甚至能篡改银行通知内容,误导用户以为一切正常。
此外,一些恶意软件还会通过NFC功能读取银行卡信息,结合短信验证码,将银行卡绑定到骗子的支付账户上,进行小额多笔转账,规避银行的大额风控机制。这种技术手段的升级,使得传统的防骗意识难以应对。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建议用户应提高警惕,尤其是中老年人,应避免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尤其是那些打着“官方”旗号的会议类软件。同时,银行用户应开通手机盾等金融级安全工具,确保在进行大额转账时,能够通过独立的安全芯片进行验证,防止木马程序窃取信息。
对于已经安装了可疑软件的用户,应立即卸载,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同时,警方也提醒公众,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网络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和身份信息的内容。只有时刻保持警觉,才能让骗子的“黑科技”无处遁形。
总之,手机安全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更要掌握科学的防范知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