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英伟达(NVIDIA)表现尤为亮眼。当天,英伟达股价上涨2.80%,市值突破3.45万亿美元,成功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领先,也再次印证了其在科技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此次市值跃升,是英伟达自2024年6月19日以来首次重夺全球市值第一的头衔。此前,英伟达的市值曾一度接近苹果,甚至短暂超越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然而,随着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不断加深,英伟达的市值一度被拉回。但6月3日的交易中,英伟达凭借强劲的AI芯片需求和数据中心业务的快速增长,再次巩固了其全球市值第一的地位。
英伟达的崛起离不开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自2006年推出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以来,英伟达通过CUDA平台构建了强大的软硬件生态链,使其在AI训练和推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推动下,英伟达的H100 GPU成为全球AI数据中心的首选设备。根据市场数据,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的份额已超过80%,这一优势使其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持续获得巨额订单。
此次市值突破也反映了英伟达在财务表现上的强劲增长。2024年6月18日,英伟达公布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其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总营收260.4亿美元,净利润148.8亿美元,涨幅达6倍以上。这一业绩表现,不仅巩固了其在AI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长期持有的信心。
尽管英伟达的股价和市值屡创新高,但其高管的减持行为也引发了市场关注。6月3日,英伟达执行副总裁Deborah Shoquist出售了41140股股票,套现超过4500万美元。而CEO黄仁勋也在6月17日出售了24万股股票,套现3120万美元。尽管减持规模不大,但市场普遍认为,这可能与公司内部战略调整或对短期股价的预期有关。
然而,英伟达的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其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竞争对手如AMD、英特尔等也在加速布局AI芯片,试图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全球AI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英伟达的供应链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师Hans Mosesmann曾表示,英伟达的市值有望在未来一年内达到近5万亿美元,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依赖其在AI芯片、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持续创新。
从历史角度来看,英伟达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自2006年布局GPGPU以来,英伟达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初创期的图像处理芯片到加速阶段的并购扩张,再到关键积累阶段的CUDA平台建设,最终在2022年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英伟达的远见和执行力,也为其在AI时代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3日,英伟达重夺全球市值第一的头衔,不仅是其在AI芯片领域的胜利,更是整个科技行业的一次重大转折。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英伟达有望继续引领全球科技潮流,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