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一体化空间天气业务系统——“风云太空”。这一系统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航天、航空、通信等领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技术支持。
“风云太空”系统集成了监测数据采集、预报分析、数值预报及影响评估等功能,覆盖了66种基础监测产品、234种预报产品、156种服务产品以及600余种信息产品。其分布式结构特点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协调有序流动,确保了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该系统的成功发布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在空间天气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突破。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业务监测格局,包括地基和天基监测两大体系。例如,北斗电离层掩星数据探测和多方向全能谱粒子探测等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风云太空”系统还融合了先进的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预报精度和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风云太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已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例如,在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对接及在轨运行期间,该系统为飞船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天气预报支持,确保了航天员的安全和任务的顺利进行。此外,在2023年4月特大地磁暴事件中,“风云太空”系统实现了“零时差”响应,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及时的预警服务。
中国气象局表示,“风云太空”系统的推出是我国空间天气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该系统将进一步服务于航天、航空、通信等行业用户,特别是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发布的“风云太空”系统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空间天气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空间天气监测合作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推动空间天气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助力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