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美国股市收盘时,芯片巨头英伟达的股价遭遇重挫,单日跌幅高达17%,市值蒸发约588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创下美股历史上最大单日个股市值蒸发规模。这一暴跌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了一款名为R1的大模型,其成本远低于OpenAI的最强模型,同时在性能上与之接近,引发了市场对英伟达芯片需求的担忧。
尽管股价暴跌,英伟达方面迅速做出回应,表示DeepSeek的R1模型是一次“出色的人工智能进步”,并强调其推理过程需要大量英伟达GPU和高性能网络的支持。英伟达还提到,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不仅展示了AI领域的创新,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机遇。英伟达发言人指出,尽管DeepSeek的模型降低了对昂贵硬件的需求,但其运行仍然依赖于英伟达的产品,这表明英伟达在未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市场对于DeepSeek的崛起反应强烈,认为其低成本、高性能的AI模型可能改变整个行业格局。DeepSeek的R1模型不仅在美国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复现狂潮,许多企业开始尝试使用DeepSeek的技术来降低AI研发成本。与此同时,DeepSeek还推出了多个新版本模型,如Janus-Pro和Janus-Flow,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股价的暴跌不仅影响了自身,还对整个美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数据显示,英伟达市值一夜之间跌至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微软。与此同时,其他科技股也受到了波及,市场对高估值科技股的信心受到打击。尽管如此,英伟达方面表示,他们对美国市场充满信心,并认为DeepSeek的成功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发展。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DeepSeek的崛起不仅代表了AI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市场对传统硬件厂商的挑战。一些投资者担忧,随着DeepSeek等低成本AI模型的普及,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侵蚀。然而,也有观点认为,DeepSeek的出现为英伟达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DeepSeek的技术突破可能促使更多企业转向英伟达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从而增加订单需求。
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英伟达强调了其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表示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此外,英伟达还提出了一些技术扩展策略,包括持续适用的预训练和后训练定律以及新的测试时扩展定律,以确保其产品在未来AI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尽管英伟达股价遭遇重挫,但公司方面并未表现出悲观情绪。相反,他们认为DeepSeek的崛起是AI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并表示这将为公司带来更多需求和机遇。未来,英伟达是否能够利用这一契机巩固其市场地位,仍需观察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