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瞭望>
刚充值就停业 一美容店老板被刑拘,涉及金额高达数千元
2025-04-07 13:05 来源:综合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发生了一起美容院会员充值诈骗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名女子在美容店充值后,店铺突然停业,老板失联,涉及金额高达数千元。案件发生后,当地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

  据警方通报,2024年8月,洞口县城郊某美容店以“充值优惠”为名,吸引顾客办理会员卡,但充值活动结束后不久,该美容店便关门停业,店主宋某娜携款潜逃,导致多名会员充值资金无法追回。受害者发现被骗后,纷纷向警方报案,案件由此进入调查阶段。

  经过半年的侦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宋某娜的行踪,并于2025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将其成功抓获。宋某娜以开设美容店为幌子,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充值,其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模式在美容、健身、餐饮等领域广泛使用,但“职业闭店人”现象也日益严重,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优惠活动的渴望,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充值等方式骗取资金,然后卷款跑路。这种现象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对行业秩序造成了破坏。

  针对此类事件,警方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需谨慎,尽量选择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的商家,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金额。同时,签订合同前应仔细阅读条款,明确服务内容和退款规则,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维权。

  近年来,多地警方对“职业闭店人”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例如,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曾判决“职业闭店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戒,以维护市场秩序。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也明确了对“职业闭店”行为的法律界定,强调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然而,尽管法律不断完善,消费者在面对预付式消费时仍需提高警惕。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时,应尽量保存好消费凭证,如遇到类似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公众,预付式消费并非“零风险”,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需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因贪图便宜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完善行业规范,从源头上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