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报道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纵横>国内报道>
IMF:大幅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看好中国经济强劲韧性
2025-07-30 02:05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大幅上调了中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0%提升至4.8%,较4月份的预测值高出0.8个百分点。这一上调主要得益于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活动的强劲表现,以及中美实际关税低于预期等因素的推动。此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被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销售所抵消,同时财政措施支持的消费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政策讨论中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韧性,2024年和2025年的增速预计分别为5%和4.5%。与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相比,这两年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因于第一季度GDP增长强劲,并且近期采取了有关政策措施。IMF认为,中国一季度经济的强劲表现和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更长期来看,IMF预计202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3%,主要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影响。然而,尽管面临中长期挑战,IMF仍对中国经济的短期表现持乐观态度。IMF研究部门主管Jean-Marc Natal指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不仅体现在国内消费和出口的积极态势上,还反映了政策层面的积极调整。

  在政策层面,IMF强调,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对于引导该行业走上更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要的,应当继续下去。当局已实施多项值得欢迎的措施来引导房地产市场转型,包括最近宣布采取政策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贷款支持。IMF建议,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应着眼于支持国内需求和缓解下行风险,财政政策应优先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一次性中央政府财政支持。

  此外,IMF指出,2024年迄今为止实施的货币政策宽松是值得欢迎的,但由于通胀低且产出低于潜在水平,仍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提高汇率灵活性将能降低通货紧缩风险,并有助于吸收外部冲击。在财政方面,IMF认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可持续的债务进行重组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同时加强银行处置框架和严格执行审慎标准有助于增强金融稳定并降低风险。

  IMF还强调,中国面临着重大财政挑战,对地方政府来说尤其如此。为了稳定债务,需要在中期内实施持续的财政整顿。IMF建议,中央政府应优先调动资源,保护未完工预售房的购房者,加快推进未完工预售房的完工,从而为处置资不抵债的开发商铺平道路。

  总体来看,IMF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至4.8%,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积极预期。这一上调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内生动力,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和外需韧性的保持,中国有望在今年实现5.0%甚至更快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