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调查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视点>纵深调查>
又一香港富豪陷地产危局,千亿地产帝国生死时速
2025-07-09 08:31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2025年6月30日,中国香港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00017.HK )与债权人达成882亿港元的再融资协议,以缓解其高达1500亿港元的债务危机。然而,这一“续命钱”需以核心资产抵押,且债务到期日延长至2028年,标志着郑氏家族的财务困境已进入“时间换空间”的艰难阶段。

  郑家纯,这位新世界掌舵人,自2023年接任以来,正面临家族企业负债率高达100%的生死考验。其父亲郑裕彤曾以“周大福”和“新世界”双轮驱动,将家族资产推至千亿级,但长子的激进扩张策略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2025年6月,新世界公告显示,其借贷总额中322亿港元需在一年内偿还,而账面现金仅218亿港元,流动性危机迫在眉睫。

  这一危机并非孤例。同期,恒大地产创始人许家印的资产也陷入深渊。2023年,恒大中心被中信银行接管,其名下豪宅多次流拍,负债总额达200亿港元。许家印曾试图通过质押资产获取融资,但暴雷后债务违约已成定局。

  与郑家纯的“硬扛”不同,刘銮雄曾以“抄底”策略在地产危机中崛起。2008年,他利用美国次贷危机抄底银行债券,获利超500亿美元,成为中国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然而,2023年其身家缩水5亿美元,健康状况不佳,妻子管理不善,甚至被卷入恒大亏损风波。

  中国香港地产市场的“寒冬”背后,是行业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2019年鹤岗白菜房事件曾引发对“抄底”机会的热议,但李嘉诚的“50年代抄底”经验早已证明,危机中往往孕育机遇。然而,当郑家纯、许家印等昔日巨头陷入债务泥潭时,投资者更需警惕“以时间换空间”的虚假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界并非唯一受困者。2012年,新鸿基地产因郭氏兄弟涉嫌政治贿赂被捕,股价暴跌339亿港元,成为中国香港地产界最大丑闻之一。而2012年,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亦因澳门贪污案停牌,地产帝国的阴影笼罩。

  面对这场风暴,郑家纯的“自救”之路充满挑战。2025年6月,新世界需在48小时内说服超50家银行签署协议,否则将面临流动性断裂。若成功,这将是郑氏家族“去杠杆”的关键一步;若失败,新世界可能重蹈周大福当年的覆辙——被外资接管,家族资产易主。

  从郑裕彤到郑家纯,从许家印到刘銮雄,中国香港地产豪门的兴衰史正以残酷的方式书写。当“千亿帝国”在债务泥潭中挣扎时,投资者需铭记:地产市场的“周期性”与“人性博弈”交织,唯有冷静与智慧,方能在风暴中寻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