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935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0%,与此前保持一致。此次操作旨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同时保持市场资金面的平稳运行。
根据央行公告,此次逆回购操作的投标量和中标量均为935亿元,操作期限为7天,操作利率为1.50%。当日,有2452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到期,因此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517亿元。这一操作表明,央行在短期内通过逆回购操作调节市场流动性,以应对到期资金的回笼压力,确保市场资金供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市场反应来看,此次操作对资金面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Wind数据显示,4月7日的市场流动性总体保持宽松状态,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如DR007)维持在较低水平,未出现大幅波动。这表明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有效缓解了市场短期资金需求的紧张局面。
此次操作也体现了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的灵活性。近期,央行多次通过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以应对季节性资金需求变化和市场波动。例如,春节前央行加大了逆回购操作力度,以满足节前资金需求高峰;而进入4月后,随着资金需求逐渐回落,央行则通过净回笼操作适度回收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操作的利率水平保持不变,显示出央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货币政策的稳健态度。专家指出,央行通过维持逆回购利率的稳定,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因利率波动引发市场恐慌。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维护市场流动性,是其货币政策工具箱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央行不断优化逆回购操作策略,通过灵活调整操作规模和频率,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和季节性资金需求。例如,央行在2024年多次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以支持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推进,市场资金需求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变化。央行将继续灵活运用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资金面的波动,确保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专家表示,央行的这一操作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也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有助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央行开展935亿元逆回购操作,充分体现了央行在维护市场流动性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央行为市场注入了短期流动性,同时保持了市场资金面的稳定,为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