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同时其股价在随后的交易日中大幅下跌,短短11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高达323.6亿港元。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也对李嘉诚旗下的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长和发布的财报数据,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4766.82亿港元,同比增长3.28%,但净利润却大幅下降至170.88亿港元,同比减少27.29%。这一业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虽然录得452.82亿港元收入,但其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减少1.73%,显示出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此次市值蒸发的背后,与长和近期的一系列资产调整密切相关。长和计划向美国贝莱德集团出售其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总价值达228亿美元。这些资产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显著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但短期内却引发了市场对其现金流管理和盈利能力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股价在此次业绩报告发布后连续下挫。截至3月20日收盘,长和股价报44.85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07%。而在过去11个交易日内,其股价累计跌幅已达16.49%,市值缩水至1651亿港元。与此同时,长实集团(长江实业)也受到波及,其股价在同期内下跌超过12.94%,市值蒸发162.75亿港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长和此次业绩下滑和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滞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公司核心业务增长放缓。尽管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整体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仍面临严峻考验。此外,长和管理层表示,未来将限制资本开支并专注于现金流管理,以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李嘉诚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长实集团也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长实集团全年营业额为455.29亿港元,同比下降3.63%,净利润为136.57亿港元,同比减少21.24%。这一业绩表现同样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整个李嘉诚系企业的信心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近期还取消了原定于3月20日举行的业绩记者会,并宣布派发末期股息以稳定投资者情绪。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公司试图通过短期手段缓解股价下跌的压力,但长期来看,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业务转型和增长仍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长远来看,长和的资产调整计划可能为其未来的战略转型提供支持。然而,如何平衡短期财务压力与长期发展需求,将是公司管理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人士认为,长和需要在优化资产结构的同时,加强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并探索新的增长点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目前,市场对长和及其母公司李嘉诚系企业的信心仍处于波动状态。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明朗化以及公司战略调整的逐步落实,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后续发展动态。未来,长和能否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增长,仍需观察其在资本运作、业务创新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