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解读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1],比2019年同比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文化企业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0%、10.6%和10.0%,均高于2019年同期同比增速。
行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2021年,9大文化行业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43个行业中类中,41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95.3%。从两年平均增速看,8大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作生产4个行业增速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6.7%、13.8%、10.5%和9.7%;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装备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传播渠道4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8.4%、7.2%、3.3%、3.2%。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受疫情影响较重,两年平均增速下降9.2%。
新业态发展动力强劲。2021年,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2]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服务2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6.4%和31.8%。
区域集聚效应更加凸显。2021年,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90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两年平均增长9.2%;占全国的比重为76.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城市群看,15个副省级城市[3]实现营业收入38660亿元,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11.0%;占全国的比重为32.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22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品供给质量稳步提升,文化消费市场总体趋向活跃,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有望持续发展壮大。
注:
[1]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 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是: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
[3] 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和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