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动态

主页>财经资讯>基金>基金动态>
鑫融基·金融研究院:整合与串线:为洛阳博物馆经济上言
2020-03-17 16:21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郑州说:“郑州三年百家博物馆建设启动,打造国际知名博物馆之城!”

  洛阳说:“到2020年博物馆总数达到100家,打造洛阳旅游‘升级版’!”

  ……

  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博物馆事业由于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发展博物馆经济,洛阳的不二选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博物馆之都”无可厚非。  

  但是,超出洛阳博物馆数量的的城市仍有众多,如: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地,而如何在众多的“博物馆之城”中脱颖而出,不仅关系着洛阳的二次腾飞,更牵动着洛阳如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家重大战略中来进行历史上的担当。

  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建设是一个载体,她肩负着形成洛阳博物馆经济的重任。这是洛阳成为国际化的文旅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洛阳提升“辐射力”、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不二选择。

  二、“博物馆之都”建设的洛阳优势

  打造“博物馆之都”,既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涵盖资金、人力、交通、商业服务等多方面资源,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社会感知认同度,即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与强烈的社会认同度。

  1、交通、产业支撑的经济基础

  洛阳作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的佼佼者,不仅高速、高铁、机场、地铁(规划建设中)等一应俱全,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而且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招才引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去年的GDP增速升至全国第46位,这些为洛阳的博物馆(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的历史文化基础

  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以及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全市仅馆藏文物就多达40余万件,占全省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历史长河中,洛阳不仅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物质和精神资源,而且具有极高的社会认同度。

  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建设,既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因地制宜的发展之策。古语有云:“因利乘便,事半功百”。

  三、“博物馆之都”建设遇瓶颈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洛阳建设“博物馆之都”的“实力”和“底气”;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是洛阳建设“博物馆之都”的“助力”和“方向”。

  1、“博物馆之都”建设正发力

  从1958年的第一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成立至今,洛阳目前已拥有各类博物馆(含纪念馆)77座,博物馆数量、种类以及每10万人的拥有量均居全省首位,初步形成了以洛阳博物馆为中心,以国有博物馆为支撑、非国有博物馆为重要补充的博物馆展示体系。

  自布局洛阳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来,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洛阳各类博物馆2017年共接待游客817万人次,2018年接待游客840万人次,2019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将达到100家,预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

  在各方力量的积极推动下,洛阳“博物馆之都”建设加速进行,2019年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九洲池遗址公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相继开放。

  2“听着向往、看着失望”的瓶颈依旧

  但是,在博物馆数量不断递增的同时,各个博物馆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历史文化资源未能物尽其用,众多的博物馆和景点进去观览仅需1-2小时;逛完古墓博物馆也不到半天。外地游客的普遍反映是:除了洛阳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外,其他的大都是“听着向往、看着失望”。

  除此之外,博物馆周边的配套设施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也不尽完善,游客的黏着度低,无法实现全产业链的经济带动作用。

  四、破局之路:致力于洛阳特色的博物馆经济

  洛阳“博物馆之都”建设现已初具规模,要突破发展瓶颈、打好博物馆(群)的“经济牌”,发展洛阳特色的博物馆经济,即是当前的“破局之路”。

  1、何谓“博物馆经济”

  博物馆经济,即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其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简言之,就是要通过具有洛阳特色的博物馆(群)系统化、网格化的建设布局,带动洛阳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将国有博物馆合零为整:用“博物馆之最”来磁吸天下游客

  “让人们为一座博物馆来这座城”,这不仅是一句宣传语,更是博物馆建设追求的目标。人们为探寻紫禁城“红砖绿瓦”下的轶事打卡北京,为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气势磅礴到访西安,为畅想夫子庙、秦淮河的“烟笼寒水夜笼纱”的朦胧美前往南京,何以不能让人们为了找寻文明之根、文化之源在洛阳驻足?

  一方面,整合市内各博物馆资源,合零为整,统一树立“博物馆之最”品牌,吸引游客“详阅”洛阳故事。较为可行的思路是:将洛阳市的17家国有博物馆、和4家国有行业博物馆进行“邦联”,按照行业管理的方式,统一对外宣传的主要口径。例如:都冠以“洛阳博物馆XXX分馆”的称谓、统一线上推广、统一接待方式等。

  另一方面,鼓励洛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开发代表、蕴含洛阳博物馆藏品和文化的文旅产品,延长本地的产业链,实现跨行业融合,创新文创产品,融合文具、彩妆、服饰、食品等行业,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粘合度。

  3、将民营博物馆贯穿成线:“剧集式”讲述洛阳故事

  洛阳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在中华文明演进的时空中总能找到洛阳的身影,洛阳民间博物馆往往就是这些身影的再现。近几年洛阳形成了种类繁多、主题鲜明、个性十足的民营博物馆群体。

  基于此,洛阳式的博物馆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将这些博物馆按照文物线、艺术线的分类进行“串线”。

  可列入文物线的有:洛阳龙门博物馆、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洛阳白河书斋晁氏藏书博物馆、洛阳驿站博物馆等等。

  可列入艺术线的有: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洛阳河洛石文化博物馆、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洛阳牡丹瓷博物馆等等。

  这样,在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品牌下,在洛阳市民营博物馆协会的组织下,将这些“星罗棋布”的“繁星”整合成“星系”,“剧集式”向游客讲述洛阳故事。同时融合数字信息化技术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展览和互动,除了可以培养游客的忠实度、发挥博物馆的事业性功能,也可以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增强游客粘合度。

  4、网格成片:特色旅游路线带动多产业发展

  故事讲述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段进行,在各点(特色博物馆)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多条不同特色的游览线路供游客选择,一条线路便是一个故事,如根据汉光武帝刘秀的生前身后故事设计旅游路线。

  在每一条旅游线路上,包含了多家特色博物馆及相应景点,有了客流便能吸引餐饮、住宿、交运、娱乐等行业在该线上集聚。连点成线、由线及面,逐步形成经济效应,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形成洛阳特色的博物馆经济发展模式。

  结束语:古今旧物述洛阳故事,博物馆经济展洛阳新姿。

  往期回顾:

  1、《命系一纸公文,被捧杀的民营博物馆》

  2、《“旋涡”中的民营博物馆》

  3、《民营博物馆的中国式发展》

  4、《洛阳的“博物馆之都”建设,还在路上》

  5、《鑫融基·金融研究院:创建洛阳老火车铁路博物馆》

  6、《鑫融基·金融研究院:关于开发汉魏故城 打造河洛丝路旅游带的倡议》

  7、《与世界对标:洛阳文旅国际化的行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