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海关单次截获“异宠”430只:警惕“异宠热”背后的生态风险与法律隐患
2025-04-18 19:38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近日,福州海关在长乐机场口岸查获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异宠”走私案件。一名旅客携带430多只甲虫入境,其中包含世界最大甲虫之一的长戟大兜(俗称“大力神”)等珍稀物种。这些甲虫被装在塑料盒和塑料试管中,伪装成普通物品,企图通过海关检查。然而,这一行为最终被海关工作人员发现并依法处理。此次查获的甲虫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创下了全国海关单次截获的最高记录。

  据福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甲虫主要来自中南美洲热带雨林,包括长戟大兜、弗里德马背蚁等,部分品种在国内尚未有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这些“异宠”不仅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可能携带病原体或毒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例如,长戟大兜虽然常作为观赏甲虫饲养,但其强大的咬合力和潜在的毒性不容忽视,一旦逃逸或被弃养,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近年来,随着“异宠”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购买稀有、奇特的宠物,如蛇、蜥蜴、蜘蛛、角蛙等。这些“异宠”往往色彩斑斓、形态独特,但其背后隐藏的生态风险和法律隐患却鲜为人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共截获“异宠”等外来物种991种,涉及2012次非法入境事件,这些物种不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农林牧渔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公众,盲目追求“异宠”不仅违法,更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批准擅自引进、携带或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将面临法律责任。海关总署近年来也加强了对“异宠”走私的打击力度,通过专项行动、技术手段和联合执法,切断了非法“异宠”入境的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异宠”爱好者在购买后因缺乏饲养经验,导致宠物被弃养或逃逸。这不仅加剧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还可能引发生态危机。例如,野蛮收获蚁、箭毒蛙等“异宠”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一旦进入自然环境,可能迅速扩散,对本地物种造成冲击。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当前“异宠”市场管理的不足。尽管部分消费者出于对稀有物种的喜爱,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异宠”交易的规范管理,提高公众对生态安全的意识,并通过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理性对待“异宠”。

  海关部门呼吁广大公众,不要轻易购买或饲养“异宠”,更不要随意放生,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同时,海关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引进和携带“异宠”行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此次查获的430只甲虫已被依法扣押,后续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