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T

主页>科技频道>IT业界>国内IT>
中国科学院推出芯片全自动设计系统,为未来芯片设计的智能化、定制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06-12 08:15 来源:中网资讯科技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软件研究所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器芯片软硬件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从芯片硬件到基础软件的全流程自动化设计,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自动设计芯片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大幅提升了芯片设计效率,也为未来芯片设计的智能化、定制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AI能力,能够自动完成芯片设计的多个关键步骤,包括逻辑设计、电路设计、物理设计等硬件部分,以及操作系统内核配置、编译工具链设计、高性能库设计等基础软件部分。根据相关研究,该系统在性能优化方面表现出色,例如在操作系统内核配置上,自动生成的配置方案性能较人工优化提升了25.6%,程序转译性能也达到了手工优化的两倍。这种显著的性能提升,使得“启蒙”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竞争力。

  “启蒙”系统的第一代产品“启蒙1号”是一款32位RISC-V CPU,其设计周期仅为5小时,性能达到了Intel 486水平。该芯片采用65nm工艺,频率达到300MHz,并成功运行了Linux操作系统和SPEC CPU 2000测试程序。相比目前GPT-4所能设计的电路规模,启蒙1号的逻辑门数量达到了400万个,是其规模的4000倍。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AI在芯片设计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更复杂的芯片设计提供了可能。

  “启蒙”系统的设计理念是“以验证为中心”的处理器智能设计方法学,即从随机电路出发,由机器全自动完成包括验证、调试和修复的反复迭代过程,直到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目标电路。这种方法在5小时内成功设计出了超过400万个逻辑门的通用处理器——启蒙1号,将现有工作能自动设计的电路规模提升了3至4个数量级。这种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设计成本,为芯片设计的普及化和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启蒙”系统还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进行快速定制化设计。例如,在AI服务器、智能物联网、科学计算等领域,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芯片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不同行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这种灵活性不仅提升了芯片设计的效率,也为芯片设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启蒙”系统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论文已发表于预印本平台arXiv,并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该系统的成功推出,不仅推动了我国芯片设计技术的进步,也为全球芯片设计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启蒙”系统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推出的“启蒙”系统,不仅是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芯片设计自动化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AI驱动的芯片设计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的计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