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瞭望>
成都40度下开水了,高温红色预警持续,市民生活被“蒸”得汗流浃背
2025-07-18 00:08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7月18日,成都再次迎来“下开水”的极端天气,主城区最高气温达到40.9℃,刷新了近期的高温记录。根据成都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警,未来三天仍将维持高温天气,尽管午后有阵雨或雷雨,但晴热仍是主基调,日最高气温预计在40℃上下。这一轮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让市民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也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烈日下坚守岗位。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城市中的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湖面清洁工人王中联和何建忠,每天都要在40℃的水温中工作,重复着弯腰、直腰的动作,清理湖面上的垃圾。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在高温下显得尤为艰难。尽管汗水不断渗出,像泉眼一样,但他们依然坚持完成任务,为城市的整洁默默付出。

  除了户外工作者,城市内部的高温同样不容忽视。在崇川外国语学校附近,市水务公司的维修人员朱卫国和团队成员在高温下穿梭于抢修一线,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表示,即使在烈日下,也要一寸一寸地查找漏水点,确保市民的用水安全。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正是成都这座城市在极端天气下依然运转的重要保障。

  高温天气也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市民表示,出门仅几分钟就已汗流浃背,衣服湿透,甚至需要频繁补妆。为了应对高温,市民们纷纷采取各种降温措施,如使用空调、风扇,甚至前往都江堰等避暑胜地享受清凉。然而,即便如此,高温带来的不适感依然难以完全消除。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成都的高温天气并非孤立事件。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数据,自6月以来,中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已持续30天,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3.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此次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成都、重庆、武汉、广州、深圳、西安、兰州、西宁、拉萨等城市受影响较大。因此,成都的高温天气不仅是本地的问题,更是全国性气候现象的一部分。

  面对持续的高温,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例如,成都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并提醒公众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一些企业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提供防暑降温用品等,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高温天气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高温天气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和水资源管理。在高温下,市民的用水量大幅增加,水务部门不得不加强供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供水安全。此外,高温天气也促使人们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成都的“下开水”现象不仅是一场自然的考验,也是对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质的综合检验。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而市民们也在不断适应和调整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类似的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共同构建一个更加 resilient(有韧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