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乐山大佛景区因持续高温红色预警,为保障游客安全和文物本体保护,决定于当天14:00至18:00暂时关闭下佛脚观佛游览线路。尽管佛脚平台暂停开放,但乐山大佛遗产地其他区域仍正常开放,游客可继续游览凌云山、乌尤山等景点。
乐山大佛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天然空调房”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植被覆盖使其在夏季成为避暑胜地。然而,今年的高温天气却让这座千年石刻“热到休假”。据乐山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显示,乐山地区近日气温持续攀升,局部地区甚至达到35℃以上,给游客的游览体验带来了极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景区在高温时段关闭了佛脚平台,避免游客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于户外,减少中暑风险;另一方面,景区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引导和宣传,提醒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开高峰时段,以缓解景区拥堵问题。
事实上,乐山大佛景区近年来一直面临着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景区接待能力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例如,在2016年国庆假期期间,乐山大佛景区曾出现游客排队超过3小时的情况,部分游客甚至只能看到大佛的耳朵。此外,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41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15亿元,显示出其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巨大吸引力。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乐山大佛景区也在不断优化服务设施。例如,景区推出了“夜游三江”项目,通过夜间游览的方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同时减少白天的拥挤现象;此外,景区还引入了机器人导览、VR体验馆等现代化设施,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与此同时,景区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如文创雪糕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乐山大佛景区仍需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景区需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采取更加科学的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景区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优化交通管理,缓解游客拥堵问题。
乐山大佛“热到休假”不仅是对当前高温天气的应对,也是对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量。通过合理调控游客流量、提升服务质量,乐山大佛有望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