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主页>综合资讯>热点话题>
旅客带780克动物粪便入境被查,长沙海关严查走私动植物
2025-06-29 08:4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海关在对入境航班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旅客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经开包查验,工作人员在该旅客行李箱内查获一袋约780克的干制动物粪便,当事人自述为干牛粪,拟用于燃料加工。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携带动物制品入境的监管关注。

  据海关通报,该动物粪便虽未明确标注来源,但结合其形态特征及重量,初步判断为干牛粪。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动物源性废弃物(包括粪便)被明确禁止携带入境,违者将面临法律严惩。此次查获的780克干牛粪虽重量较小,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可能携带病原体或破坏生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事件并非个例。2024年7月,乌鲁木齐海关在监管中查获一名旅客携带640克半干雪鸡粪便入境,该粪便被鉴定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雪鸡的排泄物。尽管雪鸡粪便被部分人误认为可作为“滋补偏方”,但其实际可能携带隐球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长沙海关此次行动凸显了对走私动植物的高压态势。2024年12月,黄岛检验检疫局曾查获来自摩洛哥的集装箱内夹带8吨动物粪便,虽未涉及个人携带,但事件暴露出国际物流中非法夹带动植物的普遍性。相比之下,旅客携带780克粪便虽属个案,但其背后反映出部分人对检疫法规的漠视,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缺失。

  针对此次事件,长沙海关表示,将依法对涉事旅客进行处罚,并对其行李进行销毁处理。同时,海关提醒公众,携带动物制品入境需严格遵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生物安全法》,任何未经申报的动物粪便、内脏等均属违法。

  专家指出,动物粪便的走私不仅违反检疫法规,更可能引发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例如,雪鸡粪便中可能携带的隐球菌可导致人肺部感染,而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风险也需警惕。此外,部分旅客将动物粪便作为“药材”或“燃料”使用,实则是对科学知识的误解。

  此次事件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力度。长沙海关通过此次查获,向公众普及了携带动物制品的法律后果,并呼吁旅客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因小失大。同时,海关部门表示,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行为。

  从全球范围看,动物粪便走私问题日益严峻。2024年数据显示,仅黄岛口岸一年内就查获非法夹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集装箱3万余批次,其中动物粪便占比显著。相比之下,旅客携带780克粪便虽属小案,但其背后折射出的监管漏洞和公众意识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此次长沙海关的执法行动,不仅维护了国家生物安全,也为公众敲响了警钟。未来,海关部门将继续通过技术手段(如CT机检、X光扫描)提升监管效率,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走私行为。

  旅客携带780克动物粪便入境被查,事件虽小,却警示公众:任何试图规避检疫法规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唯有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生态与公共卫生安全,才能真正实现“零走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