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伊朗议会正式批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提案,这一决定标志着伊朗在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博弈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尽管最终的执行权仍由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掌握,但议会的表态无疑加剧了全球对能源供应和国际关系的担忧。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每天约有1700万桶原油通过,占全球石油贸易的21%。一旦该通道被封锁,全球能源市场将面临巨大冲击,油价可能飙升,甚至达到每桶100美元以上。
伊朗政府长期以来将霍尔木兹海峡视为其外交和军事战略的核心工具。2024年,伊朗曾多次威胁封锁该海峡以回应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尽管这些威胁并未转化为实际行动。然而,此次议会的批准表明,伊朗可能正在考虑采取更极端的措施,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主权。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库萨里表示,议会已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这一表态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表明伊朗可能正在为未来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霍尔木兹海峡是国际海峡,各国船只享有无害通过权,任何国家不得无故阻碍或关闭该通道。然而,伊朗认为其在领海内拥有管辖权,可以对外国船只进行检查和限制,甚至在必要时关闭海峡。这种立场与国际法存在冲突,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此外,伊朗的这一举动也被视为对美国和欧盟制裁的报复,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制裁本身是非法的,因此伊朗的报复行为可能被视为对国际法的进一步破坏。
美国作为霍尔木兹海峡的另一沿岸国,对伊朗的这一举动表示强烈不满。美国五角大楼已开始部署更多军事力量,以应对可能的冲突,并确保该地区的航运安全。美国政府表示,如果伊朗试图封锁海峡,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军事干预,以维护全球能源通道的畅通。与此同时,美国还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伊朗的威胁,防止局势升级。
全球能源市场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高度敏感。目前,全球约有4270万桶/日的海上原油需要通过该海峡出口,而伊朗的出口量占其中的340万桶/日。如果伊朗真的关闭该通道,全球能源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亚洲和欧洲市场,这些地区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较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其约41%的海上石油进口来自中东海湾地区,因此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将对其能源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此外,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也高度依赖该海峡,一旦关闭,全球LNG供应将减少约20%,对亚洲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尽管伊朗的威胁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但其实际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性仍存在争议。一方面,伊朗的经济状况使其难以承受长期封锁该通道的后果。石油收入占伊朗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出口大幅下滑,伊朗的经济将面临严重压力。另一方面,伊朗的军事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与美国相比仍处于劣势。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包括航母战斗群和两栖舰艇,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威胁。此外,伊朗的不对称战术,如水雷和导弹攻击,虽然可以对航运造成一定干扰,但难以彻底封锁该通道。
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一方面,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可以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缓解短期内的供应紧张。美国作为IEA成员国,拥有6.448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市场供应石油。另一方面,各国正在加快建设替代能源运输路线,以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例如,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正在铺设绕过该海峡的陆上管道,以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此外,中国也在推动能源多元化,减少对中东能源的依赖,以降低霍尔木兹海峡关闭带来的风险。
伊朗议会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决定,不仅对全球能源市场构成重大威胁,也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尽管伊朗的威胁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但其实际执行的可能性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确保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