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万象>国际>
以总理:伊朗将为袭击平民付出代价,誓言将以“一切必要手段”回应敌对行为
2025-06-16 08:23 来源:综合

  2025年6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视察遭伊朗导弹袭击的巴特亚姆地区时,明确表示“伊朗将为蓄意杀害平民、妇女和儿童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此次袭击中,以色列中部和北部地区遭遇多枚导弹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内塔尼亚胡强调,伊朗的军事行动不仅威胁以色列的生存安全,更挑战了国际社会的底线,他誓言将以“一切必要手段”回应敌对行为。

  此次冲突的导火索源于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6月13日,以色列空军对伊朗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施发动打击,导致至少78人死亡、320人受伤,其中多数为平民。伊朗随即以“报复性导弹袭击”回应,发射数百枚导弹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引发大规模防空警报。尽管以军拦截系统成功拦截大部分导弹,但部分袭击仍造成平民伤亡。

  内塔尼亚胡在袭击现场的讲话中,将伊朗的军事行动描述为“对以色列平民的罪恶袭击”,并指出伊朗若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城市构成致命威胁。他同时警告,伊朗若继续敌对行动,以色列将采取“更果断、更严厉”的反制措施。这一表态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强硬回应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称“伊朗军队已作出强烈回应”,并警告以色列“若继续敌对行动将面临更严厉报复”。

  冲突的升级不仅限于军事层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袭击前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称“伊朗武装部队将让以色列无还手之力”,并强调“报复行动绝不半途而废”。与此同时,伊朗指责美国在以色列袭击中扮演“幕后黑手”,并要求美国承担后果。美国则通过协助以色列拦截导弹、提供情报支持等方式,强化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国际社会对冲突的反应也日益激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谴责以色列和伊朗的袭击行为,指出“平民正在遭受可怕的代价”,并呼吁避免在黎巴嫩爆发全面战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重申,伊朗的袭击行为违反国际法,呼吁各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然而,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让以色列“为所欲为”,并强调“以色列的自卫权不容挑战”。

  从军事角度看,冲突已进入“导弹与反导弹”的激烈博弈阶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称,其袭击行动“摧毁了伊朗的核指挥中心”,并袭击了德黑兰附近的燃料库。而以色列方面则表示,已对伊朗境内80个目标发动空袭,包括“伊朗的核设施”。双方的军事行动不仅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对全球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例如油价一度暴涨13%,黄金价格急升。

  冲突的长期影响同样引发担忧。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呼吁停火,但伊朗和以色列均坚称“战争不可避免”。哈梅内伊在袭击前的讲话中,甚至暗示“伊朗将彻底摧毁以色列政权”,而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则威胁“如果哈梅内伊继续发射导弹,德黑兰将被夷为平地”。这种“以牙还牙”的对抗模式,不仅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战争。

  综上所述,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已从局部对抗演变为地区性危机,双方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表态均释放出强烈的对抗信号。内塔尼亚胡的“沉重代价”誓言,不仅反映了以色列的强硬立场,也揭示了中东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未来,如何在军事对抗与外交斡旋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