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众泰汽车的经营状况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根据其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全年销量仅为14辆,销售收入仅为5.5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3.96%。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亏损高达1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达到-14.6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9.28%。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如此惨淡的经营数据背后,众泰汽车的高管团队却依然享受着高薪待遇。数据显示,2024年,众泰汽车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6人,他们共领取了954.91万元的薪酬,其中董事长胡泽宇的税前年薪为196.59万元,副总裁尹雪峰的年薪为183.61万元,其他高管的薪酬也接近百万。
这一现象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一方面,众泰汽车作为一家曾因“山寨”车型而一度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的企业,近年来却因产能归零、销量暴跌而陷入经营困境。2024年,其整车生产量为零,库存车辆仅剩336辆,几乎到了“僵尸车”的边缘。另一方面,高管薪酬的高额分配却与公司整体业绩的恶化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高管拿高薪、企业亏大钱”的反差,不仅暴露了公司治理层面的深层次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公司管理层责任和企业治理机制的反思。
事实上,众泰汽车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自2019年以来,公司已连续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巨大。尽管公司在2023年尝试通过重整和推出新能源车型来扭转局面,但成效甚微。2024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限制了其发展。
与此同时,众泰汽车的高管薪酬问题也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一些车企高管薪酬过高而企业业绩不佳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众泰汽车的情况尤为极端,其高管薪酬甚至超过了部分头部新势力车企的高管水平。
面对外界质疑,众泰汽车方面表示,公司高管薪酬的分配是基于其在公司治理和业务恢复中的贡献,并强调公司正在努力通过调整战略和优化管理来改善经营状况。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不少网友认为,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失衡以及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忽视。
众泰汽车的现状不仅是其自身经营不善的结果,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变革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一个缩影。从辉煌到沉寂,从山寨到“僵尸”,众泰汽车的兴衰史警示着更多企业:只有注重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