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主页>综合资讯>热点话题>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揭示千年历史与文化遗产
2025-04-27 07:40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25年4月26日,新华社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的消息,此次调查取得了显著进展,共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这些发现不仅为蜀道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蜀道考古调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导,联合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开展。调查团队通过系统摸底和科学勘探,对蜀道沿线的遗址、墓葬、石刻等多类型遗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发掘。专家表示,这些考古成果实证了蜀道作为古代西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地位,并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此次调查中,考古人员特别关注了蜀道沿线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遗址,如米仓道、荔枝道等。这些区域的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蜀道的历史脉络,还为研究古代中原文化与蜀地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例如,在广元市昭化区的土基坝和摆宴坝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与古代交通相关的遗迹,进一步印证了蜀道在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调查还采用了先进的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蜀道沿线地形和遗址分布进行了精准测绘。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也为后续的保护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一部分,蜀道考古调查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自2024年起,川陕甘渝四省市已启动了为期五年的蜀道系统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未来,这些成果将被纳入蜀道数据库,为多学科合作研究提供平台。

  专家指出,此次调查不仅为蜀道申遗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古代道路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跨区域联合考古的“蜀道经验”,将为全国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四川省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地方立法保护石窟寺及石刻文物,推动蜀道沿线重要遗址的原真性保护和修缮工程。此外,广元市等地还计划将蜀道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IP,通过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蜀道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古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更多考古成果的公布和研究的深入,蜀道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将进一步被挖掘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