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瞭望>
女子被骗4900元在12年后追回,法院坚持正义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2025-04-24 07:39 来源:综合

  2013年,福建龙岩的丹丹还在读大学,当时她因轻信网络诈骗而被骗走4900元。这笔钱对于当时正在求学的她来说,几乎相当于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了长达12年的漫长等待后,这笔钱终于在2025年被追回。

  2025年3月,丹丹正在北京忙碌地装修房子时,突然接到一个来自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的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告诉她,她12年前被骗的钱已经找到了,并且法院已经将这笔钱返还到她的账户中。起初,丹丹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毕竟类似的诈骗案件中,骗子往往早已销声匿迹,受害者很难再看到被骗的钱财。

  经过核实,丹丹确认这是真的。她回忆起当年的遭遇:当时她在学校上网时,被一名自称是某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诱导,对方承诺可以提供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丹丹出于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陌生人的信任,将4900元汇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然而,这笔钱很快便不翼而飞。尽管她当时报警,但由于证据不足等原因,案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2年来,丹丹从未放弃过寻找被骗资金的努力。她始终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追回损失。这次电话让她意识到,或许真的有人在努力帮助她。4月17日,当她收到法院寄来的退赃款项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笔钱不仅弥补了当年的经济损失,更让她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与温暖。

  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刑庭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电信诈骗案件的追赃挽损难度很大,但法院从未放弃任何一位受害者。他们通过长期追踪、数据分析以及与公安机关的合作,最终锁定了涉案资金流向,并成功将其返还给受害者。工作人员还提到,像丹丹这样能够时隔多年追回被骗资金的案例非常罕见,这不仅体现了法院的责任感,也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理念。

  丹丹表示,这笔钱的意义远不止于纸面价值。它代表了她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闭环,也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她特别感谢法院和警方的不懈努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人提高警惕,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受害者往往因缺乏法律意识而遭受经济损失。专家提醒,面对此类诈骗,公众应保持冷静,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处理。同时,警方和法院也在不断完善机制,加强跨部门合作,以最大限度地挽回受害者的损失。

  丹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诈骗时,坚持和信任法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正义得到伸张,被骗的钱财都有可能追回。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一种安慰,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