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瞭望>
三河对“店招改色”仍沉默 这种“鸵鸟心态”不仅未能平息舆论
2025-04-17 08:46 来源:综合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因强制要求商户更换招牌颜色引发舆论风暴。自3月起,三河市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为由,禁止商户招牌使用红、黑、蓝三色,引发商户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尽管廊坊市政府于4月15日通报称已初步核查问题属实,并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但三河市官方至今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其沉默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情绪。

  事件的核心在于,三河市在未公布具体政策文件的情况下,通过口头通知强制商户更换招牌颜色,甚至拆除部分违规招牌。例如,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的招牌被改为绿色或灰色,而医院、消防部门等公共设施的门头也被改为绿色。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商户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

  尽管廊坊市政府通报称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并要求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但核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例如,关于禁用红黑蓝三色的具体依据、执行标准以及商户损失的补偿机制等问题均未明确。此外,三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至今未公开回应此事,仅以“谁让你改的,你去问谁”为由推卸责任,引发公众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质疑。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事件暴露了三河市在城市治理中的诸多问题。首先,相关政策缺乏合法性基础,且执行过程中存在权力越界现象。例如,有商户反映城管部门以“领导要求”为由强制更换招牌颜色,甚至出现“不怕钱心疼,可以改回原色”的傲慢表态。其次,政策执行缺乏科学性和民主决策程序,导致商户利益受损且无法申诉。例如,有商户表示,招牌颜色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制更换增加了经济负担并损害了品牌价值。

  与此同时,三河市官方的沉默态度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感。尽管廊坊市政府已介入调查并作出初步通报,但三河市相关部门始终未公开回应,甚至拒绝接听媒体电话。这种“鸵鸟心态”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让事件更加复杂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并非三河市首次因城市治理问题引发争议。早在2021年,三河市也曾因“店招统一颜色”政策引发类似风波。当时,由于政策执行过于僵化,导致商户和公众强烈反对。然而,此次事件的规模和影响显然更大,不仅涉及更多商户和行业,还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目前,舆论普遍呼吁三河市官方尽快公开回应此事,并采取切实措施弥补商户损失。例如,有专家建议应建立长效机制监督权力运行,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同时,应加强与商户的沟通协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在舆论压力下,三河市官方的回应却始终停留在表面。截至发稿时,三河市仍未就商户损失赔偿问题给出明确答复。这种沉默不仅无助于化解矛盾,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社会不满情绪。未来,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商户权益之间的关系,将是三河市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