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瞭望

主页>综合资讯>社会瞭望>
订婚强奸案二审驳回男方上诉 男方母亲称将申诉:绝不接受儿子背负强奸罪名
2025-04-16 11:20 来源:综合

  2025年4月16日,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订婚强奸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人席某某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有期徒刑三年的原判。这一结果意味着席某某自2023年5月被羁押以来已失去自由712天,其母郑女士当庭表示“绝不接受”,并称已准备好申诉材料,将继续寻求法律救济。

  案件可追溯至2023年1月,席某某与女方经婚介机构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同年5月1日订婚。次日,双方因房本加名及彩礼支付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女方指控席某某在订婚后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并于5月向法院提起强奸诉讼。2023年12月,一审法院认定席某某违背女方意愿实施性侵,构成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席某某当庭提出上诉,其母郑女士随后以公民辩护人身份介入案件,强调“两人感情稳定,订婚后发生关系属自愿”,并质疑女方报案动机系“索要房产和彩礼未果”。

  2025年3月25日,该案二审在大同中院开庭,控辩双方围绕“是否违背妇女意志”展开激辩。席某某的辩护团队提交长达11页的上诉状,指出一审证据链存在“重大矛盾”,包括双方订婚后亲密互动的聊天记录、未提取到暴力痕迹的物证等,主张“案件事实不清,应改判无罪或发回重审”。女方则坚持指控,称案发时曾呼救并试图逃跑,但被席某某强行拽回。庭审持续4小时未当庭宣判,郑女士在法院外情绪崩溃大哭,引发舆论关注。

  争议焦点集中于“性行为自愿性”与“彩礼纠纷关联性”。郑女士多次公开表示,双方订婚后已同居,女方曾主动提出发生关系,且案发后要求席某某回家取房本并补齐10万元彩礼,因协商破裂才点燃窗帘并报警。女方家属则否认借刑事案件施压,强调报案“仅为追究强奸行为”。法院审理认定,尽管双方存在婚约,但席某某在女方明确反抗下仍实施性侵,构成犯罪。

  郑女士对判决结果强烈不满,称“儿子从准新郎沦为强奸犯是毁灭性打击”。她透露,席某某在二审宣判前曾拒绝接受缓刑建议,坚持“无罪立场”,并质疑办案人员存在程序瑕疵。目前,其申诉材料已准备就绪,拟向更高司法机关提请再审。法律界人士分析,此类案件改判难度较大,但申诉程序可进一步审视证据细节及法律适用问题。

  法院在判决书中详细列明事实依据:案发时女方多次呼救并试图逃离,身体抵抗痕迹与证人证言相互印证;席某某在侦查阶段曾对部分事实作出不利供述,且双方聊天记录显示女方事后态度急剧转变,与“自愿发生关系”的辩解矛盾。此外,法院强调“婚约关系不构成强奸罪豁免理由”,法律保护的是妇女的性自主权。

  案件引发社会对“婚内性同意边界”的热议。部分观点认为,传统观念中“订婚即默认性许可”与法律界定存在冲突,此案判决具有警示意义;另一方则担忧“事后报案”可能被滥用,损害男性权益。学者指出,此类案件需严格区分情感纠纷与犯罪行为,避免舆论干预司法。

  女方及其家属自案发后始终保持沉默,拒绝对媒体回应细节。郑女士指责对方“利用司法程序谋取财产利益”,并称女方母亲曾多次施压要求房本加名。法院在审理婚约财产纠纷时,已判决女方部分返还彩礼,但双方矛盾仍未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折射出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复杂难题。律师指出,强奸罪证据固定难度大,往往依赖言辞证据,易产生“罗生门”现象。此前类似案件中,赔偿谅解常影响量刑,但本案女方家属坚决拒收赔偿,要求严惩的态度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截至发稿,席某某仍被羁押,其母表示将继续通过申诉、信访等途径“抗争到底”。法律界预计,此案可能成为继“李某某轮奸案”后又一起引发长期争议的性侵案件,其后续进展将持续考验司法公信力与社会伦理观念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