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报道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纵横>国内报道>
男子42岁“提前退休”被罚近40万元,伪造身份骗领养老金
2025-04-17 20:45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近日,广东阳江市发生了一起骗取养老金的案件,一名42岁的男子李某因伪造身份证件和档案资料,成功以不符合条件的方式提前退休,并骗取了19.77万元养老金。然而,这一违法行为最终被社保部门发现并依法处理,李某不仅被追缴全部骗取金额,还被处以相当于骗取金额两倍的罚款,总计39.55万元。此外,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理。

  李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关于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骗取养老金属于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侵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社保部门在核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时,发现李某提交的出生年月存在疑点,经深入调查核实,确认其通过伪造身份证件和档案资料篡改了出生年月,从而满足了提前退休的条件。

  面对如此恶劣的骗保行为,阳江市社保局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首先,李某被要求退还骗取的19.77万元养老金;其次,社保部门依法对其处以相当于骗取金额两倍的罚款,总计39.55万元;最后,案件被移送至公安机关,李某或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与此同时,阳江市社保局还曝光了此案的处理过程,以起到警示作用。该局提醒广大民众,社保基金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保障资源,任何企图通过违法手段骗取养老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社保部门表示,无论骗保行为发生的时间长短、跨度多大,都将坚决追回多发待遇,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近年来,类似骗保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身份、虚构劳动关系、篡改年龄等手段骗取养老金。例如,刘某家属通过伪造火化证和死亡证明骗取养老金和一次性死亡待遇,最终被处以21.36万元罚款,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这些案例表明,骗保行为不仅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还破坏了正常的社保制度运行秩序。

  针对此类违法行为,我国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例如,社保部门加强了对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的核查力度,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违规行为的发现率。同时,各地社保机构也加大了对骗保行为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呼吁公众依法参保、合法享受社保待遇。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公众,任何试图通过违法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社保基金是全体参保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这一重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也警示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