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洁、胡林果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受气温较常年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
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1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2.7%,降幅超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11月全国平均气温5.1℃,较常年同期偏高1.9℃,创下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冷空气过程偏少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带动不少鲜活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
数据显示,11月份,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
“11月份生猪出栏量继续增长,生猪供给充裕。供给增速大于消费增速,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截至12月第1周,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5周下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元旦、春节的来临将短期提振猪肉消费需求,预计12月份猪肉价格将有望温和反弹,但在生猪供给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猪肉价格反弹空间有限。
从同比看,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带动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3.7%和10.0%,涨幅均有回落;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4.7%转为下降0.3%;牛肉、羊肉、食用油、禽肉类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1%至13.5%之间。
再看非食品价格。11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
由于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11月份,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8.6%、7.3%和5.6%;冬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6%;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环比上涨0.2%,为近9个月以来首次转涨。
“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核心CPI总体继续延续温和回升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
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11月份,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带动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
数据显示,11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上涨1.2%,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6.2%,玻璃制造价格上涨1.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2%,其中铝冶炼价格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0.2%。
此外,受电力、燃气需求的季节性增加影响,11月份,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3%。
从同比看,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个行业价格同比降幅均比上月收窄。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两重’‘两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落地显效,对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形成支撑,将促进价格进一步保持平稳。”刘方认为,预计下一阶段CPI温和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的态势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