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报道

主页>财经资讯>财经纵横>国内报道>
国家统计局解读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2-03-16 10:39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付凌晖解读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均衡,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仍需加力。

  一、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积极变化有所增多

  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主要生产需求指标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回升。工业生产加快。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92.7%。服务业保持恢复。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上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8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生产指数保持增长。投资增长加快。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1%,加快7.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0.9%,加快7.4个百分点。市场销售继续改善。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11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有所加快。

  二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判断经济运行态势,不仅要看增长指标,还要看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从物价看,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持平,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核心CPI保持稳定。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就业看,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低于5.5%以内的预期目标。2月份,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从国际收支看,1—2月份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6.3%;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2138亿美元,连续1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三是创新驱动态势明显。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9个百分点。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1—2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增长。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2.0%。

  四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生产继续加强。1—2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较快增长。1—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6.3%,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12.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4%,快于全部投资22.2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增势较好。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5%、12.7%、11.1%。

  五是高水平开放继续显效。货物进出口规模扩大。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增长13.6%,进口增长12.9%。从主要贸易伙伴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增长18.3%,对欧盟、东盟进出口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2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达63.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达48.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六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基本生活消费品产销较快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9%、10.7%、11.4%。食品价格同比下降。粮食、肉禽蛋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鲜果、食用植物油、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均比上月回落。民生投入继续加大。1—2月份,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8%、29.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7.6、17.1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长加快、好于预期,主要是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的作用,也有经济内生动力持续恢复和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力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明显加快,投资要素保障加强,投资项目快速增加,有力支持投资增长。1—2月份,投资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1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2.8%。

  二是能源要素约束缓解,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增强。能源保供有力,主要能源供应较快增长。1—2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3%、4.6%、6.7%和4.0%,分别比上年12月份加快3.1、2.9、4.4和6.1个百分点。

  三是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外部需求拉动较为明显。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带动出口较快增长。1—2月份,我国对欧盟、东盟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1.4%、10.6%;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9%,比上年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四是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精准,春节和冬奥消费带动明显。虽然部分地区存在散发疫情,但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精细精准,春节和冬奥消费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比上年12月份加快4.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2.2%转为增长8.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约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扩大带动消费品生产较快增长。1—2月份,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比上年12月份明显加快,其中烟酒行业增长加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

  五是部分企业为预防不确定性提前备货。近期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市场普遍预期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受此影响,一些企业提前生产备货,也助推工业生产加快。1—2月份,规模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0.7%转为增长6.3%。原材料制造行业中,石油加工、化工、建材、有色金属4个行业同比增速比上年12月份明显回升。

  三、经济后期走势仍需观察,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需持续发力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经济恢复趋势向好,但1—2月份经济总量占全年比重较小,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后期走势还需要观察。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风险挑战有所增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面对复杂局面,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一是做好疫情精准防控,提升宏观政策针对性有效性。针对今年以来多地疫情散发,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加大实施力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找准政策着力点,提高政策执行效能。

  二是有效扩大消费和投资,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市管网更新改造、防洪排涝等设施建设。

  三是面向市场主体,落实好减负纾困政策。加快实施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促进工业平稳增长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恢复发展。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切实减轻企业成本压力。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四是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强出口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汇率避险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企业稳订单稳生产。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措施,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国际运力保障。

  五是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促进农民工就业,完善灵活就业支持政策。强化夏粮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