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资讯

主页>财经资讯>投资理财>理财资讯>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
2018-11-18 21:09 来源:中网财经

  记者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后来历朝历代,成百上千的人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虽然书的重量很大,但由于一副竹简上写不了几个字,因而真正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笨重的竹简严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

  造纸术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蔡伦所改良,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使造纸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了西汉初期的古纸,文景时期(公元前179-公元前 141年)墓群中出土绘有地图的纸,世称放马滩纸。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到了东汉,蔡伦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也正因为如此,今天人们普遍将发明造纸术的功劳安在了蔡伦头上。大众往往会记住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而忽略那些创始者,但历史是公正的,不会漏过任何一项贡献。

  在造纸术发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印刷术尚未被发明,因而纸张上的文字仍然依赖于人工书写。能写得一手王右军般“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好字,绝对是扎台型的标志。像笔者这样字写得丑的人,在那时候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字给人家看……

  到了西晋时期,著名赋作家左思创作的《三都赋》因华丽的文笔,得到当时大众的认可和喜欢。相互传抄和学习之风盛行一时。洛阳的纸张也由此而供不应求,纸张商人自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洛阳纸贵”一词的由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虽然东汉年间蔡伦就改进了造纸技术,但纸的使用并没有很快得到普及,三国时期,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人看书都用的是竹简,这说明在当时纸还没有在上层社会中普及,遑论底层。这就可以断定,当时纸并没有取代木简的地位。

  而左思写《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是在公元280年,距离曹操去世的公元220年仅仅60年的时间,在传播力很低下的古代,很难想象这么短时间里,纸的使用能得到广泛的普及。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已经出现了用纸来书写,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得起,普通老百姓是连纸的面都没有见过多少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代的文化普及程度和今天比不可同日而语,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文盲,能够有条件读书学文化的,大多是讲究门第的士族(相当于今天的中产阶级),正如今天的中产阶级喜欢为了鲍师傅、喜茶大排长队一样,当时的士族也喜欢抱团,看到这么多意见领袖推荐的作品,都想誊抄来好好看看学学,这样就把纸的价格又往上推了。而且洛阳作为当时的一线城市,物价自然也是比较高的,纸张比别的地方贵也不奇怪。

  所以说,并不是热度文章让洛阳纸变得贵,而是洛阳纸本来就贵,热度文章只是加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