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盘后,艾美疫苗披露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艾美疫苗实现总营业收入12.64亿元,同比下降19.56%;总营业支出16.95亿元,同比降低4.31%;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58亿元,同比收窄51.03%;公司账面存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6.35亿元。
从表面来看,这份业绩单并不算亮眼;但成绩单背后所透露的“隐藏价值”却很深刻。
从宏观层面来看,2022年,内外部经营环境复杂,特别是针对新冠病毒变异和新冠疫情演变的影响,全国多地区和城市延迟了除新冠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因此,疫苗企业的业绩收入普遍不及预期:或者增速放缓,或者出现巨额亏损。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家新晋上市的民营疫苗企业,艾美疫苗能够拿出这样的经营业绩,已实属不易。
上市产品管线有望于2023年进一步丰富
从企业自身来看,艾美疫苗在经营方面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基本盘稳扎稳打。
从产品端来看,截至2022年底,艾美疫苗共有八款针对六个疾病领域的疫苗产品上市,分别为:重组乙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甲型肝炎减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腮腺炎疫苗、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减活疫苗(Vero细胞)、ACY及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4)。
其中,重组乙肝炎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艾美疫苗的拳头产品,二者合计营收12.14亿元,占艾美疫苗前述六款产品总营收的96.1%。由于2022年疫苗资源优先倾向于新冠疫苗接种,致使这两款疫苗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约为17%,仍在预期之内。
可以说,在2022年的总体大环境下,艾美疫苗在这两款核心产品上仍能取得逾12亿元的销售额收入是不容易的。这一方面足以证明,艾美疫苗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另一方面也论证了,艾美疫苗的这两款产品在下游疾控中心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预计,随着疫情管控的复苏,艾美疫苗的“基本盘”产品有望快速恢复销售,为艾美疫苗提供充沛的现金流,并提振公司2023年的经营业绩。
二是企业研发有力推进。
在“艰难”期,艾美疫苗积极蓄力,拟为2023年及以后的营收做积累,2022年,艾美疫苗研发支出5亿元,同比增长20%,共推进了针对14个疾病的22款在研疫苗。
其中,公司在研二价Delta-OmicronBA.5 mRNA新冠疫苗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国内外紧急上市;PCV13疫苗的制造技术已经验证,预计于2024年年底获批,到2030年中国肺炎球菌疫苗市场规模将增至438亿元;MCV4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预计到2030年受MCV4推动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元;全球首研的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疫苗也已进入临床阶段,到2030年手足口病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增至64亿元。
随着这些产品陆续进入三期临床及上市准备期,艾美疫苗的产品管线有望进一步丰富,并为企业持续带来销售回报。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流行,使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多个新平台和新技术被突破性地应用到了疫苗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加速了新一轮疫苗创新技术变革的到来,中国疫苗产业正迎来跨越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机遇。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艾美疫苗又是中国疫苗产业中的一支有生军。
纵观艾美疫苗的研发平台,企业拥有五种经过验证的人用疫苗平台技术,包括细菌疫苗平台技术、病毒疫苗平台技术、基因工程疫苗平台技术、联合疫苗平台技术以及mRNA疫苗平台技术,是国内被授予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许可的两家疫苗公司之一。
凭借这五大技术平台,艾美能在未来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